《云觀滁博》之葉向高撰《重修醉翁豐樂亭記》碑刻
葉向高撰《重修醉翁豐樂亭記》碑刻位于醉翁亭景區內、醉翁亭南,內嵌于東側墻壁上,石刻全文為楷體,近千字。
碑刻作者為明代三朝首輔、東林黨魁葉向高,其時任職南京吏部右侍郎。萬歷三十三年乙巳,在赴北京接受考核的途中,葉向高在南太仆寺卿、友人林烴的邀請下,游覽了心中一直向往的歐陽修治下建造的醉翁、豐樂二亭??上У氖?,當時的滁州與北宋慶歷、元祐年間的清平盛世不同,萬歷后期,這里成為“南北冠蓋之所經、中使之所騷驛”,導致“民困于征發,而失其本業,蕭條窮苦,無以為生”,當地的長吏“亦日奔走逢迎”。沒有悠閑寬裕的人民,沒有與民同樂的牧守,葉向高與同僚見到的瑯琊山,是“亭之翼然者,寢以頹”,“泉之潺然者,寢以湮塞而不治”。
《重修醉翁豐樂亭記》碑刻
所幸,當時的滁州知州盧洪夏是一位有理想、有作為的能吏,葉向高離開的第二年,在盧洪夏的捐資支持及主持下,醉翁亭、豐樂亭等建筑得以修葺,讓泉也重新疏浚,據載,煥然一新的瑯琊山“若堂、若閣、若祠,無不飭者”,“輪奐奕然,可以覽憩”。
葉向高從林烴信中得知后,欣然寫下了這篇《重修醉翁豐樂亭記》,感慨其名士風采,贊美守君盧洪夏“以今程昔”的美德與他知滁的優秀業績,以紀念這一盛舉。
葉向高,字進卿,福建福清人。萬歷十一年進士,累官南京吏部右侍郎,萬歷末、泰昌、天啟間三任內閣首輔。
林烴,字貞曜,福建閩縣,嘉靖四十一年進士,歷任南京太仆寺卿、南京工部尚書等。
盧洪夏,字思禮,浙江東陽人,舉人。知滁期間,寬和敏達,吏民不敢欺。為政舉措如清查庫藏、議處馬價、增置長夫、改折衛俸、嚴禁倉弊、刊定祀典六事,都被推為善政,惠及百年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