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觀滁博之楊時喬撰《題醉翁亭記》碑刻
楊時喬撰寫的《題醉翁亭記》碑刻位于醉翁亭西側,嵌在山墻墻壁內,為醉翁亭景區兩塊《題醉翁亭記》石刻之一。碑石刻文寫于明神宗萬歷十五年(1587年)七月,作者時任南京太仆寺寺丞,故有機會因地之便游覽滁州名勝。
《題醉翁亭記》以描繪滁陽山水開篇,引出醉翁之名,提出“太守安可以醉自命者哉?”這一中心論題,最終得出歐公“意不在酒而在山水”的結論,告誡后來者:“特懼夫后世政不若公,或信其醉為真然,而欲同之作口實者。公之心亦藉以白于千古之下。”這應是作者對當時官場風氣的告誡與警示,而又充滿了對后來治滁者的期待。
作者楊時喬,字宜遷,江西上饒人。嘉靖四十四年進士。萬歷十四年五月,起原任尚寶司司丞為南京太仆寺寺丞。后任應天府丞、南京太常寺卿、吏部左侍郎等。卒贈吏部尚書,謚端潔。為學主張躬行實踐。著有《周易古今文全書》《四書古今文注發》《皇朝馬政記》。
崔銑,即文中提及“崔公”。字子鐘,河南安陽人。弘治十八年進士,明代官吏。
周世選,即文中“長卿衛陽周先生”。字文賢,號衛陽,直隸故城人。嘉靖四十一年進士。萬歷十五年即作者作文當年,在滁任南京太仆寺卿。
立石者丘陵,時任南京太仆寺主簿。
